- 索引号:113701000041888052/2024-00158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财政局办公室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7-11成文日期:2024-07-09
标题
关于加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提案者
九三学社济南市委政协提案领域
经济发展承办单位
市财政局答复时间
2024-07-09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1530056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济南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济南市财政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力争实现“七个转变”,一是理念转变,由只管花钱向花钱必问效转变;二是能动性转变,由要我做绩效向我要做绩效转变;三是思想认识转变,由仅财务重视向一把手重视、全员重视转变;四是组织保障转变,由思想重视向建章立制转变;五是评价管理转变,由粗放型基础性向精细化高质量转变;六是结果应用转变,由只发现问题向监督整改完善,与预算、专项债额度分配挂钩转变;七是科学管理转变,由信息化、标准化向数据化、智能化转变。
一是责任分工明确,全市齐抓共管绩效管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要求一年两次将绩效评价报告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各区县也要建立该项制度。市财政局按照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理顺财政部门与其他市直部门单位的责任分工,理顺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资金管理处室与预算绩效管理处室的职责分工,推动建立健全“规范科学、权责清晰、使用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压实部门和资金管理处室主体责任,形成全局抓绩效、讲绩效、重绩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济南市首创贯通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组织部考核激励职能的预算绩效“五方协同精准联控”模式;建立财审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工作面广以及审计部门监督手段多等优势,构建互动共融的工作对接机制和信息畅通渠道;构建纪检、审计、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市委办公厅督查室等机关、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督机制,协同解决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将单一财政部门绩效监督管理转变为多部门共同的绩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共治合力,打造“绩效治理共同体”
二是人才提质,增强绩效管理“战斗力”。市财政局加强培训力度,拓展培训覆盖面,三年以来培训人次已突破10000人次,培训的内容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演练;培训的形式既有课堂学习,又有现场评审会的观摩;培训的对象既有市级一级、二级预算单位的财务和项目管理人员,又有第三方机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是全面推进市级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着力解决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管理粗放,内容矮化虚化,取值不精准、不规范等问题,不断增强绩效指标的专业性、代表性、权威性,市财政局积极加快开展政策项目指标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建设济南市现已梳理73个主管部门和重点项目对应行业领域、行业类别、资金用途构建指标体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科教文卫等行业领域的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建设,收录指标9374条,其中适用于部门整体支出的指标共计746条,适用于项目支出的指标8628条,为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打下基础。
四是规范和优化绩效监控。完善绩效运行监控工作机制,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成本管控、及时纠偏”的原则,2023年,对市级2496个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行双监控,涉及资金597亿元,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研判,进一步加强纠偏、改进管理,促进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发挥绩效监控控成本、提质量、促效益效果。
五是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压实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发现问题与问题整改一体化推进,抓好问题整改下半篇文章,推动整改落实落地见实效。从近两年绩效评价情况看,市财政局在绩效评价中发现部分政策项目(包括民生政策)存在资金和成本管控意识不强,政策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政策资金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协同联动等74项问题,提出38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印发整改通知,召开整改协调会,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强化结果应用,分类推进数字政府、消费券等领域64项问题完成整改,完善制度办法流程49项,结合问题整改压减部门预算20.53亿元,有效形成工作闭环。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市预算绩效管理能力,主动作为、压实责任,逐步完善我市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济南市财政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