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1-8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5-09-29 11:42:59
访问次数:字号:[ ]


济南市2015年1-8月份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概况

  一、1-8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8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156,05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224,187万元,增长12.83%;非税收入931,869万元,增长12.94%。税收比重77.58%,比上年同期77.59%,回落0.01个百分点(剔除新纳入公共预算的11项基金,同口径提高2.35个百分点)。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969,3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1%。其中:市本级支出1,408,531万元,增长36.35%;县(市)区级支出2,560,8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9%

  省内十七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85%,较全省平均增幅(9.6%)高3.25个百分点,高于青岛市(10.6%2.25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13.8%0.9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3位。我市税收增幅12.83%,列全省第2位。

  我市税收比重77.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7%2.88个百分点,低于青岛市(80.5%2.92个百分点,高于烟台市(75%2.5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2位,比第10位的沈阳(438.9亿元)少23.29亿元,比第11位的西安(424.77亿元)少9.16亿元,比第13位的厦门(409.9亿元)多5.71亿元。

  我市收入增幅12.85%,列第3位,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10.61%)高2.24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比重77.58%,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税收比重(80.85%)低3.27个百分点,居第11位。

  二、1-8月份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增长平稳,增幅排名提升明显

  1-8月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局按照市领导指示要求,专门组织人员到县区逐一调研、落实收入任务,取得积极成效,收入增幅排名明显提升。财政收入增幅12.85%,高于全省3.2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名次同比提升3位;高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2.24个百分点,列第3位,名次同比提升2位。

  (二)税收增幅稳步提升,主体税种拉动作用增强

  在上半年和7月份税收季征大月之后,全市当月税收收入体量变小,但增幅仍延续前期较好势头,具体情况是:

 

  1、主体税种合计完成223.89亿元,增长16.96%,四大税种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增幅较前期又有所提升,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其中:

  增值税完成40.39亿元,增长11.95%增长主要原因:一是今年邮政、电信业等被纳入“营改增”后形成不可比增收,改征增值税完成15.08亿元,增收3.02亿元,增长25.04%。二是中石油济南分公司受购进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市级增值税2.91亿元,增长40.77%。上述两项占该税全市增收额近九成。

  营业税完成110.86亿元,增长13.14%增幅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业营业税下半年以来逐月提高,已累计缴纳36.08亿元,增长12.59%,比上半年(4.86%)和1-7月份(8.7%)分别提高7.733.89个百分点。8月当月增幅更高达45.21%。二是齐鲁证券带动资本市场服务业营业税大幅增收2.49亿元,增长3.75倍,为全市营业税增收贡献超两成。三是建筑业受“营改增”后行业税负提升预期影响,企业今年起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数量大幅增加,营业税同比增收3.72亿元,增长21.16%,拉动作用显著。

  企业所得税完成54.9亿元,增长27.86%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股市升温对相关行业带动效应仍在持续:证券业企业所得税增收2.52亿元;保险业因多数投资性理财产品与股市接轨,企业所得税增收2.51亿元,增长3.6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鲁能、鲁信等公司减持股票获益影响,也大幅增收2.67亿元。二是华能济南黄台发电公司、华电章丘发电公司两企业去年上半年所得税收入全部用于弥补之前亏损,今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合计实现净增收2.13亿元。此外,去年8月份中国人寿山东公司汇算清缴多缴退税1.91亿元(市级7,640万元),造成该税当月为负数,基数较低也是今年增幅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个人所得税完成17.61亿元,增长22.04%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金融行业员工今年收入大幅增长,拉动金融业个人所得税完成4.13亿元,增长22.28%,其中,齐鲁证券等资本市场服务业增收0.3亿元,增长1.1倍。二是高收入行业带动作用较大,其中,信息传输、卫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五行业个人所得税合计增收1.06亿元,约占个税增收额的三分之一

  2、地方税种合计完成98.53亿元,增长4.44%,增速相较之前月份小幅回升。增收因素:一是去年下半年起税务部门对除一等土地外所有单位面积土地上调税额,城镇土地使用税受此带动增收4.63亿元,增幅近四成。二是世茂国际广场、绿地普利中心、鲁能领秀城商业综合体等今年陆续投入运营,带动房产税增收1.23亿元,增长12.18%。减收因素:一是去年槐荫、历城、高新区对往年契税进行集中清理,三区累计增收5.11亿元,增长80.73%,抬高了基数,今年契税同比下降15.84%。二是去年土地增值税开展专项稽查,同期增收2.61亿元,今年无此增收因素的情况下,该税同比下降9.61%

  3、非税收入完成93.19亿元,增长12.94%,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增收主要是自今年1月1日起,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11项基金收入划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造成不可比增收12.28亿元,是非税收入增收额的1.15倍。除此之外,全市各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减收政策,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除专项收入外,其他各项非税收入同比下降2.24%。非税收入占比更趋于合理。

  (三)财政支出较快增长,民生和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严格预算执行管理,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1-8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6.94亿元,同比增长18.61%。一是重点民生支出保障较好。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业、住房保障合计支出196.04亿元,增支39.94亿元,占全部支出增支额的六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71.01亿元,增长3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9亿元,增长20.28%,医疗卫生支出37.47亿元,增长30.66%,民生保障更为有力。二是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勤俭办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有关要求,行政成本得到持续有效控制。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财政增收仍受经济下行影响

  全市上半年GDP仅增长7.8%,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7%,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4%,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下降4.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目前看,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回升势头,尤其是实体经济仍处于下行趋势,受此影响,老的支撑型税源增收乏力,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与此同时,新兴大税源短缺,全市税收缺乏新生力量带动,税源“增量”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二)制造业税收增速出现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受困于大环境,税收一直在低位运行,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中烟、济钢、重汽等重点纳税企业8月当月税收收入均出现负增长,1-8月份制造业税收仅增长2.31%,剔除石油加工业因购进原油价格下降导致的增收外,累计下降1.04%。全国来看,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的50降至49.7,跌至三年来最低点,表明市场出现收缩,工业经济回升承压,制造业还将面临更加艰难的调整过程。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严格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意见》文件精神,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力扶持制造业渡过调整期。

  (三)个别县区税收出现负增长

  1-8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良好,但部分县(市)区税收收入表现不够理想,有4个县区出现负增长,3个县(市)区个位数增长。目前全市税收增幅较好,很大程度是靠股市和房地产开发两大因素拉动。从后期看,多个区去年年底集中出让土地,导致去年12月份全市税收增幅高达35.19%,因此,11月份之前如不尽可能增加税收入库,年底就有可能措手不及。各县(市)区应尽快落实项目落地和建设,同时加大清欠,特别是对营业税的清欠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收入预期任务,为今后财力保障创造有利条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