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1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分析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济南市2015年元月份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分析

  一、元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元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02,031万元,比上年同期635,577万元增收66,454万元,增长10.4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91,568万元,比上年同期536,294万元增收55,274万元,增长10.31%;非税收入110,463万元,比上年同期99,285万元增收11,178万元,增长11.26%。税收比重84.27%,比上年同期84.38%回落0.11个百分点。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75,119 万元,比上年同期256,277万元增支18,842万元,增长7.35%。其中:市本级支出77,580万元, 比上年同期70,077万元,增长10.71%;县(市)区级支出197,539万元,比上年同期186,200万元,增长6.09%

  省内十七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46%,较全省平均增幅(13.7%)低3.24个百分点,较全省十七市平均增幅(14.3%)低3.84个百分点,低于青岛市(12.4%1.94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20.7%10.24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10位。

  我市税收比重84.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5%4.77个百分点,高于烟台市(77.8%6.47个百分点,高于青岛市(84.1%0.1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2位,比第11位的厦门(70.4亿元)少0.2亿元,比第13位的西安(60.04亿元)多10.16亿元,比第14位的长春(52.8亿元)多17.4亿元。

  我市收入增幅10.46%,列第9位,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10.17%)高0.29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比重84.27%,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税收比重(85.74%)低1.47个百分点,居第8位。

  二、元月份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基数较高等因素造成税收增幅略低

  元月份,财政收入增长10.46%,基本延续了2014年“新常态”态势,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0.31%。整体看,去年同期全市税收增长18.27%,基数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今年增势,具体情况是:

  1、增值税完成5.83亿元,增长11.97%其中,“营改增”收入完成2.77亿元,仅增长11.28%,在“营改增”扩面造成同期不可比的情况下,该增幅明显偏低。主要是通信企业加大了抵扣,移动、联通“营改增”汇缴未实现入库,大幅拉低了增速。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实现增收,对该税增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一是国家推行国Ⅳ重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中国重汽集团集中对旧标汽车集中清仓,缴纳市级增值税0.36亿元,同比增长2.8倍。二是山东中烟公司因上年同期进项税额过大形成留抵,仅入库缓缴税款300万元,本年实现市级增值税0.11亿元,增收0.1亿元。三是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因201312月份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影响,去年元月份各项经营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本月汽、柴油销量分别增长56.31%、1.26倍,产品销售收入增幅达到50%,实现市级增值税0.19亿元,同比增长1.1倍。四是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同期无基数,净增收0.03亿元。

  2、营业税完成21.74亿元,增长5.91%增幅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房地产业营业税完成3.51亿元,下降1.31%。二是建筑业营业税去年全年增长32.67%,其中元月份增长45.68%,在此高基数影响下,今年首月完成3.67亿元,下降2.41%;三是受煤价、油价低位运行影响,批发业营业税下降25.58%,其中,煤炭和石油批发分别下降48.15%66.67%

  3、企业所得税完成13.4亿元,增长19.15%主要拉动因素:一是资本市场服务业完成市级所得税0.68亿元,同比增长2.1倍。主要得益于上年四季度股市暴涨,其中,齐鲁证券缴纳市级所得税0.62亿元,同比增长近2.1倍。二是保险业完成市级所得税0.19亿元,同比增长4.03倍。该行业受去年中央多项利好信息带动,多数企业呈现增收,其中太平洋人寿保险山东分公司缴纳所得税56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三是医药制造业增势迅猛,缴纳市级所得税0.32亿元,增长近1.7倍。其中,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缴纳市级所得税0.24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占医药行业所得税增收额的九成。

  4、个人所得税完成2.78亿元,增长22.14%一是去年同期仅增长9.07%,基数较低,为今年增收提供了空间;二是年底股市大涨,分红促进了该税增长;三是企业发放年终奖、行政事业单位增薪等因素也有所拉动。

  5、地方税种合计完成17.41亿元,增长8.33%小税种增幅跌破两位数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最为主要的减收因素是去年土地增值税开展专项稽查,增收2.16亿元,增长1.67倍,今年无此增收因素的情况下,该税同比下降41.77%,减收1.45亿元,大幅拉低了税收增速。此外,部分地方税种大幅增收,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增值税缺口。一是去年71日开始,我市调整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今年上半年形成不可比增收,该税元月份完成5.05亿元,增长超四成,增收1.46亿元;二是部分县区去年年底集中出让土地,相关耕地占用税、契税元月份入库,形成“翘尾”增收,该两税分别完成0.18亿元和2.26亿元,分别增长190.56%44.58%

  (二)非税收入受体制变化影响较大

  非税收入完成11.05亿元,增长11.26%。主要增收因素:一是自201511日起,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部分基金收入划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管理,造成不可比增收,受此影响,专项收入完成2.98亿元,增长71.45%,增收1.24亿元,为全市财政收入贡献近2个百分点。二是罚没收入完成0.93亿元,增长1.14倍,增收近0.5亿元。其中,长清区5家医院因药品不合理加价,缴纳罚金1,600万元;法院案件处理入库罚没收入569万元,基本为净增收入。主要减收因素:行政性收费继续受近年来减免政策影响,完成1.67亿元,下降2%。其他收入由于非税管理不断规范,完成0.11亿元,下降91.25%

  (三)特殊因素拉低财政收入增幅

  一是今年元月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划出9,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多了近8,000万元,拉低全市财政收入1.22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前两个月该项划出集中于2月份上划中央,抵减元月份收入较少,造成不可比减收。二是由于今年春节较晚,造成错时性减收,受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税收下降11.69%;其中,营业税下降70.91%;零售业税收下降8.36%,其中,营业税下降36.2%

  (四)率先落实民生新年第一笔资金

  由于人代会尚未召开,多数项目指标无法下达,造成元月份支出增幅相对较低(7.35%)。但为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各级财政部门将涉及民生的第一笔资金优先落实到位: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53.13%34.15%36.66%9.56%,增幅均明显高于全市支出平均水平。同时,继续规范一般性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增长4.5%,其中,市级下降0.38%

  三、影响财政收入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是经济下行影响将持续加大

  1月份全国CPI创62个月新低,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宏观经济“通缩”压力增大,各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纳税能力趋弱。年内央行或将再度出台降息、降准等宽松政策,但经济增速放缓的基本趋势不会变,因此,财政增收的压力也将持续加大。

  二是房地产业以价换量趋势更加明显

  元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量延续了2014年底的增势,但价格继续呈现去年9月份以来的回落趋势。由于我市商品房库存量仍然较大,“去库存化”仍是我市开发企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房地产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今年房地产业税收增速将更加依赖于“量”的增加。

  三是降息拉低银行业税收增速

  去年11月份,央行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出台的降息政策大幅拉低了银行业利润。由于我市银行业较为发达,所受影响尤其明显:元月份,全市货币金融服务业所得税下降19.24%,其中,银行业下降22.92%。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降43.5%,兴业银行下降32.2%,招商银行下降50.5%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