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1-2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5-06-03 16:55:47
访问次数:字号:[ ]


济南市2015年1-2月份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分析

  一、1-2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23,303 万元,比上年同期929,568 万元增收93,735万元,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44,094万元,比上年同期778,509万元增收65,585万元,增长8.42%;非税收入179,209万元,比上年同期151,061万元增收28,148万元,增长18.63%。税收比重82.49%,比上年同期83.75%,回落1.26个百分点。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61,657万元,比上年同期479,162万元增支82,495万元,增长17.22%。其中:市本级支出149,604万元, 比上年同期128,631万元,增长16.3%;县(市)区级支出412,053万元,比上年同期350,531万元,增长17.55%

  省内十七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5%,较全省平均增幅(9.8)高0.7个百分点,低于青岛市(11.1%0.6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19.5%9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9位。

  我市税收比重82.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1%6.39个百分点,高于烟台市(74.2%8.29个百分点,高于青岛市(81.2%1.2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比第11位的厦门(107.7亿元)少5.37亿元,比第12位的西安(105.51元)少3.18亿元,比第14位的长春(72.2亿元)多30.13亿元。

  我市收入增幅10.5%,列第7位,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7.06)高3.44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比重82.49%,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税收比重(84%)低1.51个百分点,居第9位。

  二、1-2月份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税种“两快两缓”,地方税种拉低税收增幅

  1-2月份, 税收收入仅增长8.42%,增幅比财政收入低了2.08个百分点,比元月份(10.31%)回落1.8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是:

  主体税种合计完成60.25亿元,增长11.88%,增幅高于全市财政收入1.38个百分点,增长比较稳定,四税表现“两快两缓”。

  增值税完成10.58亿元,增长3.93%,增长较为缓慢。主要原因:一是交通运输业受上下游产业链和春节假期影响,公路、铁路、民航货运量降低,增值税同比下降36.8%。二是山东中烟公司因上年同期进项税额过大形成留抵,加之缴税时间差等因素,二月份仅入库缓缴税款100万元,同比下降94.2%。三是前期重汽集团因提标集中清理库存,导致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故车辆销售低于预期,出货量减少,下属动力公司和特种车公司整个2月份此项税种更是零元入库。四是烟草批发业受控烟大环境影响,销量下滑明显,仅市烟草局本级就减收1,550万元,1-2月份全行业少缴入库3,375万元,同比下降24.9%

  营业税完成32.52亿元,增长14.37%,增速相对较快。一是建筑业受西外环南延、南外环西延,纬十二路改造等大型市政工程带动,增长36.94%,二是受证券市场带动,资本市场服务业营业税增长13.2%。上述两项合计增收2.49亿元,为营业税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房地产业1-2月份仅实现营业税7.4亿元,同比减收0.2亿元,下降2.88%,对全市营业税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二月份受春节放假影响,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下降五成,制约了该税增长。

  企业所得税完成12.27亿元,增长18.21%。主要拉动因素:一是市级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所得税增收0.9亿元,增长1.38倍。主要是部分开发商集中汇算清缴所得税,特别是中海地产华山片区年前开盘劲销2500余套,年后集中结转成本缴纳税收,拉动作用明显,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小,使得该行业企业所得税大幅增加。二是资本市场服务业受前期股市暴涨影响,1-2月份共完成市级所得税0.48亿元,同比增长2.14倍。三是医药制造业缴纳所得税0.22亿元,增长1.39倍,也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个人所得税完成4.87亿元,增长0.38%,较去年同期回落27.84个百分点。主要减收因素是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等高收入行业去年同期共增收0.53亿元,增幅达到43.15%,拉高了基数,今年盈利空间缩小,导致同类行业个人所得税缴存额下降17%

  地方税种合计完成24.16亿元,仅增长0.68%,增幅创近年来最低,也是制约全市增收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土地增值税开展专项稽查,增收2.16亿元,增长1.67倍,今年无此增收因素的情况下,该税同比下降34.22%。二是由于去年同期土地契税入库数额较大(单月增幅超过九成),导致今年1-2月份下降12.17%。此两项税种共减收2.3亿元,拉低全市税收近3个百分点。此外,去年71日开始,我市调整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今年上半年形成不可比增收,该税1-2月份完成5.19亿元,增长超四成,增收1.56亿元,但仍无法弥补土地增值税和契税造成的税收缺口。

  (二)非税收入增速加快,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非税收入完成17.92亿元,增长18.63%,比财政收入增幅高出8.13个百分点,增收2.82亿元,拉高市级财政收入3个百分点。主要是2月份在税收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加快了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其中历下区1-2月份房屋出租等收入陆续上缴,形成国有资产处置收入2.26亿元,市中区街道办事处集中汇缴自有房屋出租使用收入和自有资产处置收入,实现入库0.56亿元。此外,自201511日起,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部分基金收入划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管理,造成不可比增收,专项收入完成5.34亿元,增长80.41%,增收2.38亿元,为全市财政收入贡献近2.6个百分点。

  (三)财政支出增幅较快,民生支出拉动力强劲

随着各县(市)区人代会召开,项目指标陆续下达,2月份支出进度有所加快,全市财政支出56.17亿元,增长17.22%,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城乡社区事物、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合计完成38.98亿元,增长61.14%,高于全市支出增幅43.9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财政部门继续贯彻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资金审批,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三公经费”继续有效压缩,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81亿元,增长7.18%,增幅低于全市支出10.04个百分点。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地方税种增幅回落大,需加大组织力度

近年来,地方小税种在促进全市增收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增收额占比通常远高于总量占比。但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地方税种仅增长0.68%,尤其是部分房地产业相关小税种的表现与往年大相径庭,也因此形成了财政收入的主要缺口。所以要确保今年首季平稳开局,各县(市)区必须抓好地方小税的征缴工作。一是要加大对往年欠税的清理力度,尤其是抓好政策性欠税、陈年老税清理。二是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协调拿地单位,尽快将相关税收组织入库。三是加大评估稽查力度,尽量杜绝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

二是房产市场具备回暖条件,应加强引导举措

  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商品房销售量下降比较明显,但从当前形势看,楼市销量不无进入“暖春”可能。在中央释放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稳定住房消费的信号后,一些地方新一轮的楼市刺激行动也随之密集展开,限购、限贷、公积金等政策都在逐步松绑,同时,降准降息呼声渐高,楼市回暖声势已成,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就我市而言,商品房价格上涨空间不大,但刚需群体并不缺乏,完全具备“价稳量增”的条件,各级应加强关注,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引导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财政收入面临“两难”,使收支矛盾突出

  从初步调度情况看,一季度大部分县(市)区增幅都是个位数,有的甚至负增长,较好的县(市)区也多是一次性和临时性因素拉动,可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差者难转变,好者难持久的“两难”局面,全市上半年,乃至全年收入任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税收增幅偏低,可用财力不足,在各项民生、重点、法定支出需求日益增多,后续市级项目指标即将下达的情况下,财政收支平衡矛盾将愈发突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