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5年1-4月份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分析
一、1-4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4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11,419万元,比上年同期1,908,627万元增收202,792万元,增长10.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41,887万元,比上年同期1,517,361万元增收124,526万元,增长8.21%;非税收入469,532万元,比上年同期391,266万元增收78,266万元,增长20%。税收比重77.76%,比上年同期79.5%,回落1.74个百分点。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808,888万元,比上年同期1,299,651万元增支509,237万元,增长39.18%。其中:市本级支出623,762万元, 比上年同期365,175万元,增长70.81%;县(市)区级支出1,185,126万元,比上年同期934,476万元,增长26.82%。
省内十七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63%,较全省平均增幅(7.8%)高2.83个百分点,高于青岛市(10.3%)0.33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13.2%)2.5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5位。
我市税收比重77.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3.8%)3.96个百分点,高于青岛市(76.2%)1.56个百分点,高于烟台市(72.7%)5.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比第11位的厦门(214.3亿元)少3.16亿元,比第12位的沈阳(213.15元)少2.01亿元,比第14位的哈尔滨(142.7亿元)多68.44亿元。
我市收入增幅10.63%,列第4位,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7.71%)高2.92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比重77.76%,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税收比重(80.33%)低2.57个百分点,居第11位。
二、1-4月份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税种增长稳定,小税种增幅有所回升
1-4月份, 税收收入增长8.21%,增幅比一季度(5.9%)提升了2.31个百分点。主要是证券业增收1.98亿元,成品油价格改革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划出比例下调,1-4月份同比少划出1.3亿元,两项合计拉高财政收入1.72个百分点。
主体四税合计完成113.29亿元,同比增长13.38%,表现稳中有升,地方税种降幅收窄,但累计增幅依然较低。具体情况是:
1、增值税完成21.05亿元,增长15.02%。主要原因:一是今年“营改增”扩面,造成同期不可比,改征增值税增收2.2亿元,增长31%,其中移动、联通等电信企业净增收1亿元。二是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等石油加工、炼焦企业因去年同期产量较低(黄岛爆炸事件影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走低,拉低了进项税,一季度缴纳市级增值税1.62亿元,同比增长42.58%。三是山东中烟公司缓缴税款错时增收(今年3月份入库,去年5月份入库),使烟草制造业市级增值税增收0.32亿元,增长52.81%。
2、营业税完成57.87亿元,增长8.47%,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增收因素:一是建筑业受“营改增”后行业税负提升预期影响,企业今年起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数量大幅增加,入库营业税12.22亿元,同比增长41.16%,拉动作用显著。二是受证券市场持续升温,以及今年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提高(一季度增长10.07%,同比提高3.67个百分点)等因素影响,金融业营业税增长11.96%。建筑、金融合计增收5.8亿元,是全市营业税增收额的1.25倍,为税收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牵制营业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业税收尚未明显改观,1-4月份下降0.99%。一方面,整体商品房销售虽然扭转了今年前两个月下滑趋势,但由于网签和税收入库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在税收方面尚未有所表现;另一方面,中心城区以外的销售情况仍不理想,其中,恒大绿洲、常春藤1-4月份营业税合计减收2,700万元。
3、企业所得税完成24.65亿元,增长21.12%。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审计要求,增加了税款预缴数额,致使房地产业所得税增收1.23亿元,增长0.95倍。二是高速公路集团根据新会计制度进行调整,主要业务成本由之前施工项目预提更改为按实际发生数计算,计入当期成本减少,利润相应增加,市级企业所得税增缴800万元。三是当前股市持续升温,大量资本流入证券市场,证券企业利润大幅增加,资本市场服务业1-4月企业所得税增收1.05亿元,同比增长2.4倍。
4、个人所得税完成9.72亿元,增长22.75%,增幅持续走高。其中,金融、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高收入行业增收额占六成以上。主要原因:一是近期股市升温,分红收益拉高了该税增幅。二是山东航空、移动通讯、银行、邮政、保险、科研文体等员工去年年底发放奖金,个税在今年集中汇缴入库,增收作用明显。三是市政工程院1-4月份个人所得税增缴360万元,增长9倍。
5、地方税种合计完成50.9亿元,下降1.77%,增速仍处低位。主要原因是:土地成交量减少,造成契税增幅下降31.82%;土地增值税由于去年集中清算,抬高了基数,增幅下降27.69%,两税共减收6.87亿元,拉低全市税收增幅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使地方税种降幅有所收窄:一是成品油价格改革划出比例下调,城市建设税划出大幅减少,4月当月增长35.78%,将累计增幅拉高至13.68%,增收1.24亿元。二是随着中海环宇城、鲁能领秀城、贵和购物中心和世茂国际广场等大型综合体投入运营,房产税开始陆续缴纳,1-4月份房产税增收0.88亿元,增长13.89%。三是去年7月1日开始,我市调整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今年上半年形成不可比增收,该税1-4月份完成10.62亿元,增长超四成,其中仅4月份就完成5.29亿元,增收1.51亿元。
(二)非税收入高幅增长,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非税收入完成46.95亿元,增长20%,比财政收入增幅高出9.37个百分点,增收7.83亿元。总量占财政收入四分之一的非税收入增收贡献占比高达38.59%。主要原因:一是自今年起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11项基金收入划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管理,造成不可比增收。受此影响,专项收入完成12.56亿元,增长140.52%,增收7.34亿元。二是市物价局对长清区医院、中医院药品价格违规增值部分和医疗收费执行不当等情况进行处罚,共处罚金0.44亿元。三是天桥区处置铁路专用线收入0.96亿元,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三)重点支出增长加快,拉高全市支出增幅
1-4月份,公共财政支出180.89亿元,增长39.18%。随着我市人代会召开,项目指标陆续下达,各项民生等重点资金逐步落实。同时,各县(市)区也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带动了全市支出增长。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农林水、住房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合计完成84.76亿元,增长48.16%,高于全市支出增幅8.9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展类支出明显提升,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合计支出9.64亿元,增长83.99%。
三、下一步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税收收入增幅低于计划预期
1-4月份,税收增长8.21%,增幅比财政收入低2.47个百分点,低于年初计划1.79个百分点,是拉低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经济在“新常态”大环境影响下,难以为税收增收提供强有力支撑。一季度我市GDP增长7.8%,与税收增幅基本吻合;CPI仅增长1.5%,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降低;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购进价格下降7.4%,实体经济难以形成税收增收。
(二)房地产业尚未形成拉动力
我市房地产业完成地方税收28.28亿元,下降5.82%,其中,营业税下降0.99%,土地增值税下降29.11%,契税下降22.84%。楼市销量止跌的作用尚未传导至税收,主要是网签和纳税有一定滞后期,相关税收入库的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趋势看,随着中央“330”新政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出台,楼市持续回暖存在较大可能,后期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拉动作用应逐步显现。
(三)央行降息联动多个行业
4月11日起,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近三个月已经两次降息一次降准,宽松的货币政策趋向更加明显。多个行业也将受到不同影响:一是房地产业交易双方获益:以20年还贷100万计算,本轮三次降息可为购房者每月节省500多元,同时,相对充裕的流动性使得开发商融资更加容易,房产市场有望“温上加温”。二是资金流动性加强有利于证券市场短期内延续上行趋势,但股市快速升温也会导致风险逐步增大,很难对税收增收形成长期有力支撑。三是利率下调有利于贷款的实体经济降低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除了上述有利因素,也会直接影响银行业利润增加,减少税收入库。在长期看,银行业股指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股市的发展。同时,由于银行利润空间被压缩,放贷门槛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有可能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济南市财政局国库处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