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4年1-9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分析 | |||
| |||
济南市2014年1-9月份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分析 一、1-9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9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015,173万元,比上年同期3,580,414万元增收434,759万元,增长12.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02,181万元,比上年同期2,807,404万元增收294,777万元,增长10.50%;非税收入912,992万元,比上年同期773,010万元增收139,982万元,增长18.11%。税收比重77.26%,比上年同期78.41%回落1.15个百分点。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累计支出3,960,256万元,比上年同期3,008,077万元增支952,179万元,增长31.65%。其中:市本级支出1,309,480万元, 比上年同期1,014,319万元,增长29.10%;县(市)区级支出2,650,776万元,比上年同期1,993,758万元,增长32.95%。 省内十七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14%,较全省平均增幅(9.5%)高2.64个百分点,较全省十七市平均增幅(11.2%)高0.94个百分点,低于青岛市(14.3%)2.16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12.4%)0.26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8位。 我市税收比重77.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1.26个百分点,低于烟台市(78.3%)1.04个百分点,低于青岛市(83.2%)5.9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比第11位的西安(425.54亿元)少24.02亿元,比第12位的厦门(419.66亿元)少18.14亿元,比第14位的哈尔滨(317.2亿元)多84.32亿元。 我市收入增幅12.14%,列第5位,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增幅(10.52%)高1.62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比重77.26%,比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税收比重(83.22%)低5.96个百分点,居第12位。 二、1-9月份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税种拉低税收收入增幅 1-9月份,全市税收收入310.22亿元,增长10.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主要是主体税种合计完成207.57亿元,仅增长7.73%,增幅较上半年回落2.25个百分点,拉低了税收整体增幅。 增值税完成40.6亿元,增长46.89%,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91个百分点,但剔除“营改增”影响后,增幅(增长2.6%)比上半年提升1.66个百分点。两个增幅形成反差的主要原因是“营改增”去年9月份开始有基数(1.31亿元),降低了改征影响。另一方面,一些特殊因素也促进了增值税增长:一是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去年4至6月份停产检修,7月份试运行,产量明显减少.今年以来,在主要产品汽油、柴油、液化气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1.57%、12.22%、26.36%,和跨年缓缴入库增值税增长106.74%的带动下,其增值税增长近六成,增收0.84亿元。二是济南二机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按订单工期改变为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每月入库税收较为稳定,1-9月份增值税增长1.2倍,增收0.27亿元。三是重汽集团受重型卡车市场需求量增加,企业产品升级,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产、销量稳定提升,共计入库增值税1.54亿元,同比增长19.83%,增收0.26亿元。 营业税完成106.5亿元,下降4.08%,剔除“营改增”影响后,增长6.9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41个百分点。由于该税总量超过主体税种的一半,其增幅回落的影响作用也最大。主要是房地产业营业税增幅由上半年的3.37%,回落至1-9月份的-2.34%,其中,9月单月下降25.36%。去年1-9月份房地产业营业税增长61.04%,增收额(13.67亿元)占全市营业税增收额的四分之三以上,今年减收8431万元,减缓全市营业税增幅0.75个百分点。前后两年增幅相差悬殊,造成巨大税收缺口,其他行业基本无法弥补。 企业所得税完成43.96亿元,增长9.2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是主体四税中最大的。一是中国人寿山东公司汇算清缴多缴退税1.91亿元(市级7,640万元),造成该税8月份为负数,拉低了增幅。二是今年二级分支机构参与汇算清缴,银行业因此增加市级税收约1.2亿元,带动金融业上半年所得税增长34.27%,下半年以来增幅明显回落,三季度金融业所得税增长4.15%。三是房地产业所得税同比下降31.2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6.68个百分点,其中,中海华创、海尔绿城、天鸿地产和保利嘉园等54家房地产企业今年未实现企业所得税,净减收1.63亿元,鲁能亘富仅预缴企业所得税240万元,减收0.62亿元。 个人所得税完成16.52亿元,增长19.8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5.88个百分点。增幅突然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体彩大乐透奖金获得者缴纳个人所得税约1亿元(市级约0.4亿元),将个人所得税9月单月增幅拉高至80.63%。 地方小税合计完成102.65亿元,增长16.57%,增幅自上半年以来较为稳定,但增收结构有所变化:土地增值税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1-9月份完成20.88亿元,增长14.54%,增幅较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契税完成27.03亿元,增幅在上半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之上提升2.14个百分点,达到40.68%,主要拉动因素是西客站片区往年契税集中入库约6亿元,大幅拉高了该税增幅。 (二)非税收入增幅逐步走高 非税收入完成91.3亿元,增长18.11%。其中,降幅一直在两成以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去年9月份下降52.21%的基础上,降幅收窄至-12.07%;罚没收入在去年同期下降33.45%的基础上增长14.25%,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0.88个百分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在公园门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和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的带动下,增长47.3%,保持了较强的支撑作用,对弥补今年以来政策性减收缺口(1-9月份超过2亿元)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财政支出达到序时进度 1-9月份全市财政支出396.03亿元,增长31.65%,增幅较上半年提升4.14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计划的75.23%,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般性支出得到持续有效控制。 一是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农林水、住房保障等九项民生和重点社会事业合计支出236.35亿元,增长34.33%,占全市支出的比重为59.68%,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67.94亿元,增长27.75,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人均提高标准110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校舍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就餐条件改善工程”等拉动。社保和医疗支出86.48亿元,增长28.49%,主要用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每人每月财政补助养老金75元,保障全市63.5万参保人群的权益;支持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人员安置及无军籍退休职工安置;支持企业结构调整等。农林水支出19.73亿元,增长36.76%,主要用于建设全市30家重点都市农业园区;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及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 二是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行政运行成本得到持续有效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06亿元,仅增长8.12%,低于全市支出平均水平23.5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04个百分点。 三、当前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从调度情况看,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形势严峻:按全年收入完成540亿元,税收比重不低于去年全年测算,目前仍有较大税收缺口,个别县(市)区完成年初预算仍有难度。影响因素如下: 不利方面: (一)经济指标表现偏低 一是CPI和PPI双降。前8个月,全市CPI仅增长2.2%,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增幅仍在2.2%左右,这对于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造成了不利影响。1-9月份,PPI同比下降0.8%,已连续3个月回落,并有回落加速的迹象(煤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15.9%、2%、3.8%),其中,9月份降幅为全年最大,下降1.3%。受此影响,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二是各项贷款增速放缓。去年以来,人民币本外币贷款余额一直低速增长,二季度增速有所提高,但三季度仅增加76亿元,同比少增70亿元。全市单位固定资产贷款下降15亿元,同比少增64亿元;短期贷款下降96亿元,同比少增207亿元,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二)全市税源缺少“增量” 我市税收集中度较高,老的支撑型的税源难以保持连年增长,不少“存量”税源显现乏力。与此同时,新兴大税源短缺,全市税收缺乏新生力量带动,税源“增量”不足。该问题将继续困扰今年后3个月乃至明年的组织收入工作,也是制约我市税收增长的根本问题。 (三)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走低 在7月份限购取消,部分购房者集中网签造成的成交量激增之后,8、9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房销量明显回落:9月份网签面积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6.95%和26.84%,仅销售4511套,去年同期为6664套。目前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浓,未出现“金九”销售高峰。此外,三季度土地出让面积较少。上述因素对于相关税种增收影响颇大。 (四)政策性减税逐步扩大 一是随着“营改增”试点今年年初行业范围的扩大,其减收影响也随之扩大,前9个月因此减收超过5亿元。二是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企业改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加大,1-9月份,地税部门因此减少地域收入28.41亿元。自9月份开始,小微企业免税标准从原来的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调整至3万元以下,后期该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五)非税收入增收难度加大 一方面,去年11、12月份全市非税收入分别增长90.48%和36.02%,基数巨大,同时,目前也没有可见的一次性增长点;另一方面,目前全年税收依然较大,从确保全年收入质量的角度而言,如增加1亿元非税收入,则要相应增加约4亿元税收收入,要确保“双提升”,须加强对非税入库的关注。 有利方面: (一)房地产出现有利政策调整 9月30日,中央对首套房限贷政策松绑,这将对于当前低迷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产生有利影响。目前我市商品住房仍有不小刚需量,9月末,全市消费贷款增长26.6%,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首贷政策调整将对房地产和金融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二)保险业税收增势强劲 随着国家不断支持保险行业发展,前8个月,我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16.94亿元,增长20.47%。受此带动,1-9月份全市保险业营业税增长66.77%,增收额占金融业营业税的三成以上。下一步,该行业税收增收作用有望持续增强。 (三)通信业“营改增”增量部分在我市汇缴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营改增”政策扩大实施,改征后通信行业税率预计可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该新增税款已争取到在我市汇缴。由于企业大部分抵扣在明年实现,加上建筑业未实行“营改增”政策,暂时无法开进项税发票,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抵扣,增加了税收,预计10月份第一次汇缴(6-9月份)税款可达5亿元左右,全市税收增幅将有较大回升。 (四)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调整促进地方税收增长 自7月1日开始,我市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除市区一等土地外,市区、县和县级市、建制镇和工矿区各等级土地每平方米税额均有2-4元不同程度调整。据初步测算,本次调整将增加税收1.25亿元。 (五)年底前还有一定挖潜空间 由于前三季度税收查补、稽查收入较少(其中,国税部门查补1.37亿元,减收10.91亿元),预计四季度该项收入还有一定入库。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方向 从目前看,全市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仍有较大难度,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部分税收缺口较大的县(市)区,要按照全市财税收入调度座谈会的要求,在年底前组织好收入工作,利用有限时间,采取有效举措,“抓大不放小”,确保全市全年收入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要谋划好未来发展,为今后年度财政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加强查补、稽查工作力度 加强土地稽查,杜绝跑冒滴漏;进一步清理欠税,着重加强对金融、房地产业营业税的清查力度,重点关注政策性欠税、陈年老税的清理;加强建筑业发票核对审查,杜绝异地代开发票行为,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二是加强评估、协调工作力度 着重关注重点项目,对工程尾款进行评估,相关税款抓紧时间收缴入库;积极协调已经办理手续的拿地单位,确保在年底前缴纳相关契税。 三是积极谋划新的“增量”税源 加大招商引资,增加新税源,是全市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对于个别收入缺口较大的县(市)区,依靠现有的税源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依靠短期和临时的方法只能基本维持现状,因此,要加强分析,研究税源结构,谋划好未来的发展道路。房地产业发展较快的县区也要考虑下一步发展方向,如:槐荫区要发展楼宇和次总部经济,依托良好的房地产业做好延伸发展。 四是要重视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发展的方面,南方、江浙等地方的经验也证明了乡镇企业在经济和财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壮大财源基础。 年底前收入组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着眼大局,确保税收增幅达到12%,确保全市全年财政收入“双提升”。
济南市财政局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