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1年3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分析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济南市2011年3

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分析

  一季度,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实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全面谋划,财政收入呈现快速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三月预算执行概况

  3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当月完成270,638万元,比上年同期200,733万元增收69,905万元,增长34.82%。其中:税收收入161,230万元,比上年同期124,030万元增收37,200万元,增长29.99%;非税收入109,408万元,比上年同期76,703万元增收32,705万元,增长42.64%

  截至3月,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81,62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3,065,863万元)的28.76%,比时间进度(25%)3.76个百分点,超收115,161万元,比上年同期638,790万元增收242,837万元,增长38.0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03,129万元,比上年同期517,144万元增收185,985万元,增长35.96%;非税收入178,498万元,比上年同期121,646万元增收56,852万元,增长46.74%。税收比重79.75%,比上年同期80.96%降低了1.21个百分点。

  分级次累计完成情况:市本级收入完成362,018万元,比上年同期253,264万元增收108,754万元,增长42.94%。县区级收入完成519,609万元,比上年同期385,526万元增收134,083万元,增长34.78%

  分部门累计完成情况:市国税局完成135,141万元,比上年同期112,322万元增收22,819万元,增长20.32%;市地税局完成500,131万元,比上年同期400,165万元增收99,966万元,增长24.98%;财政等部门完成233,535万元,比上年同期114,337万元增收119,198万元,增长104.25%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累计支出470,864万元,比上年同期433,684万元增支37,180万元,增长8.57%。其中:市本级支出124,835万元, 比上年同期113,514万元增支11,321万元,增长9.97%;县区级346,029万元,比上年同期320,170万元增支25,859万元,增长8.08%

  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一般预算收入对比情况:我市收入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1位,我市收入增幅38.02%,列第5位,我市税收比重79.75%,居第13位。

  二、预算执行的特点

  (一)收入进度、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二)税收增幅好,小税种拉动大

  (三)主体税种稳定增长,未来走势需特别关注

  (四)非税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五)产业调整,我市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财政支出平稳增长

  三、正确把握全年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011年,经济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将好于上年。3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些因素将有利财政收入的增长。但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叠加,使经济发展的形势仍非常复杂。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温和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从国内看,2011年宏观经济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有利于保持经济平衡健康运行,但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与调整经济结构、以及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依然很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工业业发展对财政增收的支撑力还不够强。

  (二)融资环境趋紧我市金融业优势将不再明显

  (三)济南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对财政运行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四.确保财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关键之年,也加这不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更增加了转型的紧迫,做好2011年财税工作,意义重大。各级财税部门要紧紧围绕 “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管财”五大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财税服务转型升级的支撑保障引导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实施“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结构性减免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动和动力,促进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今年财政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支持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通过贴息、担保、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培植和丰富财源。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我市核心竞争力。

  (二)依法科学组织收入,确保财政运行稳优

  一是加强税源的动态调查和分析工作,摸清重点税源情况,尤其要对金融、房地产等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税源情况进行分析、测算,提高税收征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在符合政策、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做到按规定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努力形成非税收入稳定的增长机制;

  三是进一步完善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县区在加快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三)加大力度谋划新税源,夯实税收增长基础

  一是引导消费增税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加大投资增税源。进一步支持新兴产业战略性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规范和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产业项目的财政投入,带动地方级预算收入的增收。

  三是加大危房、旧房改造,以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环境为切入点,赋予房地产市场新活力。要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职能作用,按照“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对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实施非税收支两条线管理,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引导形成合理的住房供应和消费结构,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四)加强收入分析预测,提高预算执行水平

  一是要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向,对税制改革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测算税制改革对我市经济税收可能带来的影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二是密切关注财经形势变化,强化部门配合和沟通,认真分析影响财政收入增收和减收因素,准确把握经济走势,深入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因素,形成科学测算财政收入的有效机制。

  三是跟踪分析不利因素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及时掌握分析宏观调控对高能耗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土地和房地产开发行业及其相关税收的影响程度,全面、客观地分析收入增长的变化趋势和主要特点,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济 南 市 财 政 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